2017年6月,習近平主席在會見盧森堡首相貝泰爾時,提出支援建設“空中絲綢之路”。空中絲綢之路進一步拓展了共建“一帶一路”的覆蓋維度,不僅聯通大陸與海洋,也架起了空中橋梁。
多年來,我國與共建國家一道,不斷攜手推進民航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標準“軟聯通”、人文交流“心聯通”,將空中絲綢之路打造成為各國共用機遇、共謀發展、共築友誼的合作橋梁。日前,民航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發佈《空中絲綢之路建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發展報告》),對共建“一帶一路”第一個蓬勃十年空中絲綢之路建設作了全景式回顧,也對下一個金色十年推動空中絲綢之路建設高品質發展走深走實作了展望。
回望成果:“硬聯通”“軟聯通”“心聯通”更緊密
多年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空中絲綢之路圍繞加強“硬聯通”“軟聯通”“心聯通”,為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取得了一系列發展成果。
《發展報告》顯示,“硬聯通”方面,四大世界級機場群和十大國際航空樞紐加快構建,航線網路體系不斷完善,空中絲綢之路連接了65個共建國家的百餘個城市。疫情以來,“一帶一路”航線航班領跑我國國際航線恢復,按照我國航空承運人全口徑航班(定期、非定期)統計,今年1至6月,我國與共建國家累計完成航班量16.8萬架次、旅客運輸量2304.4萬人次、貨郵運輸量71.8萬噸,較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15.3%、9.8%、180.7%,均高於我國國際航線整體恢復發展水準。我國與柬埔寨、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沙特、科威特、多哥、尚比亞等多個共建國家密切合作,共同推進民用機場、空管、物流園區等基礎設施建設,2024年中資企業參與海外民航領域建設項目200余個,有力促進共建國家民航基礎設施完善,更好服務當地經濟發展和民眾就業。
“軟聯通”方面,我國已與107個共建國家簽署雙邊航空運輸協定,與28個共建國家民航部門簽署雙邊適航協定,與哈薩克、塔吉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亞塞拜然簽署共建空中絲綢之路合作諒解備忘錄,與巴西、索羅門群島、非洲民航委員會等拉美、南太、非洲等地區的國家和區域組織簽署了民航全面合作備忘錄,高品質共建空中絲綢之路的政策體系和標準體系加快建立健全。同時,中國民航積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國際民航組織“不讓一個國家掉隊”倡議對接,在適航審定、北斗應用等領域的國際標準建設中積極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心聯通”方面,中國民航多次組織執行緊急人道主義援助、援外抗疫醫療等運輸任務,運送中國援外救援、醫療等人員1400余人次,運輸救援物資3300余噸,特別是疫情期間,空中絲綢之路成為我國與共建國家攜手抗疫、保障産業鏈供應鏈韌性的重要生命線。此外,中國民航與共建國家積極開展能力建設領域合作,累計組織開展了30余個民航專業培訓項目,參訓人數1000余人,為共建國家民航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援。
這些發展成果不僅有力推動了中國民航的發展,也為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高水準建設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不斷添磚加瓦。
梳理經驗:“四個始終”高品質共建空中絲路
可以看到,多年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空中絲綢之路正由中國倡議變為國際共識,從中國行動變為國際實踐,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空中絲綢之路建設的一次次實踐也凝結為寶貴的發展經驗。
《發展報告》將高品質共建空中絲綢之路發展經驗概括為“四個始終”,即始終堅持開放包容,深化互聯互通;始終堅持共同發展,促進公平普惠;始終堅持創新驅動,增強發展動能;始終堅持生態優先,實現綠色發展。
民航局發展計劃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了空中絲綢之路建設中具體的經驗做法:在始終堅持開放包容方面,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方向,堅持在開放包容中實現共同發展,積極服務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旗幟鮮明反對搞“築墻設壘”“脫鉤斷鏈”;堅持協同增效,積極加強多雙邊合作,推動各國、區域民航發展戰略與全球發展議程有效對接,鼓勵更多國家和企業深入參與,做大共同利益蛋糕。
在始終堅持共同發展方面,堅持共商共建共用,既遵循現代化民航體系建設的一般規律,也立足各國國情和民航業發展實際,推動各方各施所長、各盡所能;堅持共用機遇、共謀發展、共創未來,努力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將“不讓任何一個國家掉隊”理念落到實處;堅持正確義利觀,倡導公正合理,以義為先、義利兼顧,切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推動實現各國民航共同發展。
在始終堅持創新驅動方面,堅持創新發展理念,深入探索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方法路徑,為共建國家民航現代化進程注入更多生機活力;推動政策創新,深入探索推進全球民航結構性改革和治理體系改革良策,為全球民航增長開拓新空間、提供新動力;推動增長方式創新,攜手共建國家緊抓新一輪産業革命、數字經濟等帶來的機遇,深入探索並培育“民航+”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為各國民航業可持續發展不斷提供新動能。
在始終堅持生態優先方面,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積極推動民航節能降碳先進技術合作研發與推廣應用,統籌推動全球民航運輸與相關産業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並進;堅持低碳發展理念,遵循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科學合理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各盡所能開展航空運輸清潔低碳轉型;堅持迴圈發展理念,積極探索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迴圈發展模式,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切實提高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水準。
展望未來:共用機遇、共謀發展、共築友誼
當前,共建“一帶一路”已經走過第一個蓬勃十年,邁入第二個金色十年,進入高品質發展新階段。下一步,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將重點圍繞哪些合作方向和領域展開?
《發展報告》作出了一系列規劃設想:一是共同夯實合作基礎,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把共商共建共用原則落到實處,建立健全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合作機制,充分考慮各方利益關切和訴求,讓空中絲綢之路建設更好地服務共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二是共同拓展合作領域,以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為抓手,既要努力鞏固傳統國際運輸市場,更要積極開闢新興市場,不斷提升共建國家互聯互通水準;以推進民航規則標準對接為著力點,穩步擴大共建國家在民航基礎設施建設運作和飛機製造、維修、租賃等領域務實合作,深化民航專業人才能力建設合作;攜手共建國家積極探索人工智慧、綠色發展、低空經濟等新興領域合作,培育共建空中絲綢之路新增長點。三是共同創造美好未來,與共建國家加強政策溝通,堅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增進戰略互信,強化發展戰略和規劃對接,推動共建國家民航高品質發展,努力將空中絲綢之路打造成發展繁榮之路、安全暢通之路、文明互鑒之路,更好地造福各國人民。
民航局發展計劃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大力弘揚絲路精神,始終堅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以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為目標,同共建國家一道努力,開展更高品質合作,深化利益融合,將空中絲綢之路打造成為各國共用機遇、共謀發展、共築友誼的空中橋梁,共同譜寫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新華章。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