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機場是通用航空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加快建設和完善通用機場網路,是補足基礎設施短板、解決“落地難”問題的關鍵舉措。日前,民航局印發《通用機場選址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對通用機場選址工作進行指導和規範。《指南》明確了各類通用機場場址要求,規範了選址程式和流程,為構築功能完善的通用航空體系打下重要基礎。
近年來,我國通用航空産業發展迅速,行業規模持續擴大,但同時面臨通用航空市場培育不充分,服務供給不足及通用機場數量較少,保障能力不強等問題。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明確提出要積極推進通用機場建設。通用機場建設是實現通航産業發展的前提,是釋放通航消費潛力、擴大內需的基礎。通用機場只有形成網路,才能真正發揮航空産業優勢,實現通航傳統業務和新興業態蓬勃發展的態勢。通用機場選址是通用機場建設的首個環節,也是最為關鍵的環節。場址優劣將直接影響機場後期建設、運作和發展。《指南》的出臺,將進一步規範通用機場的建設管理,指導設計、建設等單位規範開展場址的選擇及評估,從而促進整個通航産業的高品質發展。
通用航空高品質發展,是要在提高治理能力、深化管理改革的基礎上,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根據“放管結合、以放為主、分類管理”的監管理念,在牢牢堅守民航安全底線的前提下,《指南》圍繞安全運作關鍵環節,明確了場址建設環節的基本要求,同時根據不同類型的通用機場,對選址程式和流程進行分類簡化,有利於整體提升通用機場選址工作品質和效率。
通用航空高品質發展,需要降低機場的建設運營成本。通用機場建設需遵循通用航空發展規律,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和通用機場功能定位,按照安全、經濟、實用、綠色的原則,突出重點、量力而行。不能簡單套用運輸機場建設標準和運作模式,過度超前。《指南》從通用機場建設的實際出發,鼓勵通用機場因地制宜,建設草地、水上、土質等簡易適用、低成本通用機場,支援遠端塔臺、無塔臺、無人值守等運作模式。
作為通用機場建設和運作標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指南》出臺將促進了通用航空標準體系完善,更好發揮通用航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滿足國防需求、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作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