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題分類:政策解讀
  • 名稱:
  • 解讀|《民用機場衛生間規劃建設和設施設備配置指南》
解讀|《民用機場衛生間規劃建設和設施設備配置指南》

  日前,《民用機場衛生間規劃建設和設施設備配置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正式發佈。《指南》將在哪些方面促進民用機場衛生間的創新發展,又將對旅客的出行體驗帶來怎樣的提升?本報記者採訪了民航局機場司相關負責人,對《指南》內容進行解讀。

  為滿足美好出行需要提供新指南

  問:此次《指南》發佈是基於怎樣的背景,具有哪些意義?

  答:為了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航空出行的新需要,民航局持續開展機場服務設施提升專項行動,通過推動打造安全、便捷、舒適、溫馨的機場服務空間環境,努力增強人民群眾對機場高品質發展的獲得感、幸福感。此次編制發佈《指南》,就是這一專項行動的重要內容。

  衛生間是使用率和關注度最高的機場服務設施之一,與人們的機場出行體驗密切相關。長期以來,廣大旅客對機場衛生間的服務水準較為滿意,但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一些機場衛生間的規劃、設計、建設、運營和維護,不能很好地適應人民群眾的新需要,如部分機場衛生間點位設計不夠合理,銜接旅客動線流程不夠科學,不同區域設置標準不夠統一,對老齡化、無障礙、非接觸等需求考慮不夠充分等。此外,部分機場對員工衛生間、尤其是機坪員工衛生間規劃考慮不足,對衛生間後期運營和維護需求兼顧不夠,導致了員工如廁難、後期運維難等一系列問題。

  為了滿足需求、彌補短板,《指南》作為國內首個針對民用機場衛生間規劃建設和設施設備配置的諮詢文件,就是要為機場衛生間的規劃、設計、建設、運營和維護提供系統性的技術意見和建議,填補相關領域空白。

  問:為了更好地為行業提供指導,《指南》的編制工作是如何開展的?

  答:為了提升《指南》的普適性,適應全國各地機場的現狀差異,編寫組面向旅客進行問卷調研,面向航空公司、殘疾人事業團體、設計單位、施工單位、不同地域和規模的機場等開展深入訪談,並將相關成果以及建議體現在《指南》正文和附錄中。

  舉例來説,不同地域、不同區域、不同流程的機場衛生間,應結合使用者行為特徵進行差異化配置。南方機場梅雨季節較長,需要考慮加大排風量、配置除濕設備等多種措施;而高高原機場中的電氣設備受海拔影響較大,需要考慮設施適應性等。

  此外,《指南》提倡“知其所以然”,除調研結果外,還為讀者寫明瞭條文訂立的原因,並提供相關方法、工具。《指南》還彙編整理了國內外有關機場的優秀圖片和案例,供讀者學習借鑒。

  為機場衛生間設計注入新理念

  問:在機場衛生間的規劃設計方面,《指南》提倡怎樣的設計理念,提供了哪些實用方法?

  答:《指南》強調,機場衛生間規劃應以滿足使用者需求、提升服務品質為主要目標,加強前期調研評估,充分了解不同服務區域使用者在群體構成、行為特點、使用需求等方面的差異。

  本著“以終為始”的理念,《指南》強調,衛生間規劃應堅持全生命週期管理以及設計、建設、運營一體化,提倡在規劃之初就組建專項團隊,吸納有建設、運營經驗的人員參與,充分聽取旅客和員工等使用者以及保潔、維修和管理人員等運維方的意見,確保一次性把事情做對。例如,旅客通常較少使用飛機上的衛生間,而是在登機前及到達後使用航廈衛生間,因此《指南》提倡重點強化候機區以及到達走廊區域衛生間的承載能力。

  針對旅客停留時間較長的航廈區域,《指南》則結合高峰小時進出港旅客人數、飛機高峰小時上座率、轉机旅客比例、旅客性別比例、單類潔具使用比例和平均使用時間等指標,分別圍繞候機廳、值機大廳、到達走廊區域、行李提取廳、迎客大廳以及航廈其他區域給出了相關點位和潔具數量計算公式與示例。

  問:長期來看,提升機場衛生間設施服務水準,除了做好規劃設計,還涉及運維與改造工作。在運維、改造方面,《指南》重點關注哪些問題?

  答:在衛生間運維方面,以全生命週期管理為理念,《指南》重點關注實際執行中的可操作性。例如,考慮保潔人員需求,在潔具選型及安裝上提倡考慮清潔需要;考慮維修人員需求,提倡設置管道間。在附錄中,《指南》對衛生間內常見設施的選型、材質、安裝方式等,從初始成本、全生命週期成本、維護要點等方面進行了詳細列舉並對比優缺點,供讀者參考。

  在衛生間改造方面,由於機場的特殊性,改造施工需要在不影響運作的前提下進行,需分批次開展改造,《指南》提出,制訂改造計劃應綜合考慮旅客需求、對運作服務以及非航收益的影響等。

  為提升出行幸福感尋求更優解

  問:圍繞設計方法、空間佈局、功能區設計和通用設計等方面,《指南》為機場旅客衛生間設計提出了哪些創新建議?

  答:在設計方法方面,《指南》強調,應充分考慮旅客和流程區域特點,衛生間內宜在出入口區、洗手區、整理區、廁位間、小便區等旅客活動區域為行李、 隨身物品等提供放置空間。此外,衛生間設計應符合機場空防、消防安全等有關要求。

  在空間佈局方面,《指南》指出,為使旅客安心如廁,可于靠近洗手區及廁位間的區域設置行李放置區,並提供臨時鎖閉行李的措施。為應對意外情況,廁位間隔斷門應方便緊急情況下從外部開啟,以便為在廁位間內發生意外的旅客提供幫助。

  在通用設計方面,《指南》強調,衛生間內部溫度宜略低於航廈整體溫度,以有效抑制異味散發;宜保證衛生間排風負壓環境,避免衛生間內的氣體排入航廈內公共區域;衛生間引導標識及位置標識宜結合旅客動線,便於旅客從多角度辨認、快速找尋。

  結合民航旅客特點,《指南》指出,可在衛生間附近設置母嬰室,以方便母嬰旅客便捷使用;可在行李提取廳、迎客大廳設置更衣間,以滿足進港旅客更衣需求;可在國際區域設置淋浴間,以滿足國際轉机旅客淋浴需求;根據實踐經驗,鋻於少數旅客如廁之後易發生心梗等症狀,宜在附近配置明顯標識,指示最近的自動體外除顫器位置。

  問:機場衛生間既關乎旅客的出行體驗,也關係到員工的日常需求。針對以往部分機場在員工衛生間設計上的不足,《指南》提供了哪些操作建議進行改進?

  答:《指南》指出,結合機場運營特點,考慮保潔員清洗清潔用具的需要,宜單獨設置清潔間;考慮夜班員工淋浴、洗漱、化粧的需求,可在相關衛生間配套設置淋浴間、增設整理區等。鋻於飛行區男性員工佔比較大,宜增加男衛生間潔具數量;航空公司旅客服務崗位女性員工較多,宜增加該工作區域女衛生間潔具數量。

  根據飛行區運作特點和實際情況,該區域衛生間的設施設備配置應以安全、堅固、耐用為主。設計建設時,應合理解決衛生間供水、排水問題。若無條件實現供水、排水,可配置化糞池,並應配備專業人員定期對化糞池進行清潔維護,避免影響飛行區的運作安全。

  問:完善機場無障礙環境建設和做好特殊旅客服務是四型機場建設的重要方面。《指南》在衛生間設施設備配置的適老、適幼以及無障礙方面有哪些創新?

  答:伴隨著民航出行日益大眾化,旅客構成也日益多樣化。《指南》堅持融合共用原則,同時關注殘疾人、老年人、嬰幼兒以及家庭出行等人群需求,努力便利一切有需要的群體使用無障礙衛生間。《指南》提倡,為攜帶嬰兒的旅客配置輔助設施,如嬰兒打理臺、低位洗手盆、兒童座椅、兒童坐便器等;建議為老年旅客配置拐杖夾、大字標識等,以適應老齡化發展趨勢;提倡在每個廁位間安裝安全抓桿與緊急呼叫按鈕,最大程度保障旅客使用安全;提倡為有需求的旅客配置無障礙護理床、人造肛馬桶等設施,確保旅客有尊嚴、無障礙地出行。考慮到各類設施之間的相互影響,《指南》還強調注重設施功能的實用性,如幹手器會對人工耳蝸産生影響,應配套配置擦手紙供旅客使用。


附件: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