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民航局發佈了《智慧民航建設路線圖》《關於落實數字中國建設總體部署 加快推動智慧民航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統籌引領智慧民航建設、行業大數據建設發展等工作的推進。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用航空華東地區管理局黨委書記姜春水建議,應強化民航業數據治理、促進數據共用流通,從而助力民航高品質發展。
姜春水錶示:“由於民航業具有多主體、跨區域運作特徵和數據分散、門類眾多、應用場景複雜的特點,民航資訊化應形成行業管理部門、運作主體和第三方服務商共同建設的發展格局。”
大數據建設是以技術為基礎、需求為牽引、産業為支撐、法規標準為保障的系統性工程。在姜春水看來,強化數據治理、促進數據共用應全局性謀劃、系統性佈局、整體性推進。
“一方面,應強化行業管理部門數據統籌管理職能,加快構建政府推動、市場驅動、多元主體參與的大數據發展模式;另一方面,應優化完善行業數據治理體系建設,制定民航數據管理辦法,完善行業數據標準體系,推動數據合規、高效、科學交易與流通。”姜春水告訴記者,“此外,還應鼓勵中國民航全球分銷系統開放化、個性化、去中心化改革,構建行業級數據空間,支援各核心運作系統所需數據分類分級高效流通。”
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器、飛行汽車等新型航空器不斷涌現,北斗導航、5G通訊技術、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在民航領域廣泛應用。面對新材料、新能源、新技術不斷賦能民航製造業的發展態勢,加強適航審定能力是姜春水在本次大會上關注的另一個重點。
姜春水錶示:“當前適航審定管理面臨‘型號增量之快、任務強度之重、工作責任之大、社會關注度之高’四個前所未有的新挑戰。如何深入分析新情況新問題,有效緩解旺盛的適航審定需求與審定能力建設進度不平衡、不協調矛盾是當務之急。”
C909累計交付160架並遠銷海外,C919已交付三大航運作,700余家新型航空器製造企業,需取證型號800多個……姜春水告訴記者,隨著國産機隊數量快速增長,應構建航空器型號合格審定、生産許可審定、運作符合性評審及持續適航管理之間的高效協同聯動。
為加快推進我國適航審定能力建設,姜春水建議從擴充適航審定隊伍編制人數、創新無人機適航管理模式、制定政策支援適航審定科研和驗證能力建設等方面做起。
“通過政策、模式、人才的全方位佈局,以此形成適航管理更為高效的協同聯動機制,進而提高審定效能和監管效率,才能讓中國製造‘既飛得高,又飛得穩’。”姜春水錶示。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