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資訊
中國航空運輸發展報告(2003/2004)

  一、2003年航空運輸發展回顧

  2003年是我國民航發展史上不尋常的一年。上半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對民航業造成巨大衝擊,運輸生産大幅度下降。“非典”疫情過後,全行業廣大幹部職工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振興經濟發展的各項要求,及時制定並組織實施了民航“藍天振興計劃”,國家採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促進了航空運輸生産的迅速恢復。與此同時,民航改革與開放邁出新步伐,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得到加強。

  (一)航空運輸發展 

  2003年一季度,航空運輸生産發展開局良好,運輸總週轉量、旅客運輸量和貨郵運輸量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7.8%、14.1%和15.1%。第二季度,由於“非典”疫情的影響,旅客運輸量同比下降48.9%,其中5月份下降78%。二季度比上年同期少運旅客約1000萬人,損失運輸收入近100億元人民幣,航空公司出現鉅額虧損。6月份以後,隨著“非典”疫情緩解,在行業振興措施促進和國家政策扶持下,國內航空運輸生産迅速恢復,國際和港澳航線開始回升。下半年運輸總週轉量、旅客運輸量和貨郵運輸量同比分別增長14.7%、20.1%和14.3%。

  2003年全行業完成運輸總週轉量171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8759萬人,貨郵運輸量219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3.6%、1.9%和8.4%。2003年全行業通用航空生産完成63504小時,比上年增長10.3%。當年共有航線1155條,其中國內航線961條(港澳43條),國際航線194條。

  2003年航空運輸和通用航空生産發展情況

  

  指標

  項  目

  實際完成

  比上年增長%

  運輸總週轉量

  (億噸公里)

  

  

  總量

  171

    3.6

  國內航線

  115

    4.5

  其中:港澳航線

  6

  -13.6

  國際航線

  56

    1.7

   

  旅客運輸量

  (萬人)

  

  總量

  8759

    1.9

  國內航線

  8078

    4.1

  其中:港澳航線

  342

  -22.1

  國際航線

  681

  -18.7

   

  貨郵運輸量

  (萬噸)

  

  總量

  219

    8.4

  國內航線

  168

    5.1

  其中:港澳航線

  11

   10.4

  國際航線

  51

   20.9

  通用航空生産

  (小時)

  

  

   

  63504

   10.3

  2003年航空運輸生産還有以下特點:一是儘管受到“非典”疫情的嚴重影響,全年運輸生産總體上仍保持了增長。二是國內航線旅客運輸量增幅高於國際航線22.8個百分點,説明“非典”過後旅客運量恢復較快的是國內航線。三是貨運增長速度較快,增幅高於客運6.5個百分點,其中國際航線高於國內航線15.8個百分點。

  與世界航空運輸增長比較。2002年我國航空運輸總週轉量在世界排名第五位,旅客週轉量在世界排名第四位。當年總週轉量增長率為16.8%,高於世界平均增長水準15.2個百分點;旅客週轉量增長率為16.3%,高於世界平均增長水準15.9個百分點。2003年我國旅客週轉量下降0.5%,低於世界平均增長水準0.5個百分點。

  與國內其他運輸方式比較。2003年全社會完成的旅客週轉量較上年下降2.3%,其中航空旅客週轉量降幅較鐵路、公路和水運分別少5.1、1.1和21.5個百分點。航空旅客週轉量在國家交通運輸中所佔比重為9.7%。全社會貨物週轉量較上年增長13.1%,其中航空運輸貨物週轉量增幅分別高於鐵路和公路1.3和8.1個百分點,低於水運5.8個百分點。

  2003年我國各種交通運輸方式週轉量增長情況 

  

  類  別

  項  目

  實際完成

  比上年增長%

  旅客週轉量

  (億人公里)

  全社會

  13795

  -2.3

  民航

  1263

  -0.5

  鐵路

  4789

  -5.6

  公路

  7679

  -1.6

  水運

     64

  -22

  貨物週轉量

  (億噸公里)

  全社會

  57152

  13.1

  民航

     58

  11.5

  鐵路

  17092

  10.2

  公路

   7010

   3.4

  水運

  32275

  17.3

  (二)航空安全與航班正常率

  2003年全行業安全形勢總體平穩,沒有發生航空運輸飛行事故;通用航空發生飛行事故1起,比上年減少1起;航空地面事故3起,比上年減少2起。飛行事故徵候100起,事故徵候萬時率0.50,比上年下降0.08;事故徵候萬架次率0.78,比上年下降0.01。從2002年“5?7”事故後算起,截至2003年底,運輸航空已連續安全飛行19個月、303萬小時。

  2003年,在民航7個地區管理局所在地區機場開展了兩期“始發航班正常百日競賽”活動,效果比較明顯。全行業全年航班正常率為79.8%,比上年提高3.1個百分點。其中國內航班正常率為79.5%,比上年提高3.1個百分點;國際航班正常率為82%,比上年提高4.3個百分點。

  (三)經濟效益與運價

  2003年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1068億元,主營業務成本87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4%和10.2%;全年虧損30億元,較上年減利增虧37億元。其中航空公司主營業務收入830億元,主營業務成本68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和11.4%;全年虧損27億元,較上年減利增虧30億元。

  為減輕“非典”疫情影響,緩解民航業經濟效益嚴峻形勢,國家採取一系列扶持政策。2003年5月至12月,國家免征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基金23.3億元,免征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附加等稅金14.3億元,共計37.6億元。

  2003年全行業運輸收入水準為4.99元/噸公里,比上年下降0.12元/噸公里。其中國內航線(含港澳線)5.52元/噸公里,下降0.06元/噸公里;國際航線3.51元/噸公里,下降0.33元/噸公里。為完善民航價格形成機制,國家發改委和民航總局組織擬訂了民航運價改革方案。

  (四)市場結構與旅客構成

  2003年完成的航空運輸總週轉量中,國內航線運量佔67.3%(其中港澳航線運量佔國內航線運量4.9%),國際航線運量佔32.7%;旅客運輸週轉量佔66.1%(其中國內、國際航線各佔80.3%和19.7%),貨郵運輸週轉量佔33.9%(其中國內、國際航線各佔42%和58%)。

  根據抽樣調查,2003年航空旅客運量中,公務和公費旅客所佔比重仍屬首位。公務旅客佔57%,旅遊旅客佔35.2%,探親旅客佔7.8%;公費旅客佔61.4%,自費旅客佔38.6%。

  近年民航旅客運輸市場構成情況(單位:%)

  

  類  別

  項目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旅行目的

  公務

  64.4

  58.0

  57.0

  旅遊

  26.0

  32.1

  35.2

  探親

   9.6

   9.9

   7.8

  消費性質

  公費

  58.3

  53.3

  61.4

  自費

  41.7

  46.7

  38.6

  乘機次數分佈

  1 — 3次

  33.4

  31.3

   

  4 — 6次

  22.8

  24.3

   

  7 — 9次

  12.6

  13.5

   

  10 —15次

  11.2

  11.0

   

  15次以上

  20.0

  19.9

   

  轉机旅客比例

  

  

  轉机

  19.9

  25.0

  15.6

  直達

  80.1

  75.0

  84.4

  團體個人比例

  團體

  15.9

  23.0

   

  個人

  84.1

  77.0

   

  (五)機隊與運力利用

  2003年全行業增加運輸飛機78架(其中客機73架,1.08萬個座位;貨機5架),減少運輸飛機19架(其中客機17架,1700個座位;貨機2架),凈增運輸飛機59架(其中客機56架,9100個座位;貨機3架)。截至2003年底,年末全行業在冊運輸飛機總數為661架,其中客機643架,座位數11萬個;貨機18架,業載能力1080噸。

  2003年全行業運輸飛機平均日利用率7.8小時,比上年下降0.7小時。平均正班客座率和載運率均比上年有所提高。其中正班客座率為64.4%,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正班載運率為61.9%,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

  (六)基礎設施建設

  2003年全行業固定資産投資110億元。年內竣工大型項目3個:西安咸陽機場航站區擴建工程、三亞區域管制中心工程和總局空管局運作中心保障系統工程;新開工大型項目5個:首都機場1號航廈改造工程,格爾木機場改擴建工程,西安和烏魯木齊機場II類運作工程,上海—西安、成都、昆明和廣州—上海航路工程。

  2003年全國民用航空運輸機場共有143個,其中航班機場131個,停航保管機場12個。定期航班通航機場126個,通航125個城市。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7433萬人,比上年增長1.9%;貨郵吞吐量452萬噸,比上年增長12.4%。

  (七)體制改革與對外開放

  2003年,新組建的三大航空運輸集團在內部整合方面穩步進展,重組效果初步顯現。機場屬地化改革進展較大,除北京首都機場和西藏自治區內的民用機場外,原由民航總局直接管理的機場絕大部分已交由地方政府管理。民航三級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完成,保留民航華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東北和新疆7個地區管理局。撤消原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局,改設26個民用航空安全監督管理辦公室。空管和公安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和完善,組建了空中警察隊伍。

  2003年,我國與蒙古、奧地利、澳大利亞、荷蘭、法國、日本等12個國家簽署了新的航權安排協定。海南省試點開放第三、四、五航權,廈門和南京試點擴大貨運第五航權的開放,標誌著我國民航在擴大市場準入方面邁出新步伐。國航與美聯航、南航與日航、東航與日航簽署代號共用協議。審核批准外商投資企業6個,協議利用外資1.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8%。辦理境外投資項目2個,對外投資2810萬美元。

  

  二、2004年航空運輸發展展望

  (一)航空運輸市場分析

  2004年我國經濟將在較高水準上繼續穩步增長,預計達7%左右。去年我國每人平均GDP首次突破了1000美元,標誌著我國經濟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2004年我國旅遊業將實現全面恢復與振興,預測入境旅遊9790萬人次(其中國外遊客1345萬人次),增長7.6%。國內旅遊8.8億人次。同時,國家將開闢更多旅遊目的地國家和啟動更多的內陸省份赴港旅遊,出境旅遊人數將會進一步增加。這些將對我國航空運輸産生新的需求。

  2004年世界經濟總體上將好于上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全球經濟增長4.1%,世界貿易額的增長速度也將由上年的4.3%提高至6.1%。國際民航組織預測,2004年世界航空運輸將增長4.4%(上年實際增長率為零),2005年增長速度將進一步提高到6.3%。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四大貿易國,隨著國內外經貿環境總體趨好,2004年我國外貿進出口仍將以較快速度增長。

  就我國民航業內部而言,2004年有利於航空運輸發展的因素較多,主要表現在:民航體制改革後,建立起新型的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行業經濟性管理政策的逐漸放寬將促進民航生産力的發展;嚴格安全運作管理和重視服務品質將為行業發展提供保障;實施新的更加靈活的國內航空運價管理政策將有利於擴大社會需求;航空運輸企業經過改革重組,完善經營機制,管理水準與競爭能力將有所提高。

  2004年我國航空運輸也面臨一些不利因素,主要有:受“非典”疫情滯後影響,國際和港澳航線運輸量有待進一步恢復;國際恐怖主義對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航空運輸造成安全上的威脅;國際航油漲價對民航效益産生影響;航空運輸需求快速增長,人力資源和基礎設施能力不足,增加生産和保障安全的壓力增大;部分區域機場容量飽和、空域緊張,供需矛盾將日益突出等。

  (二)航空運輸發展預測

  綜合以上分析,2004年我國民航發展有利形勢大於制約因素,航空運輸將保持快速增長勢頭。預測全行業航空運輸總週轉量200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7%;旅客運輸量10380萬人,比上年增長19%;貨郵運輸量250萬噸,比上年增長14%。預計國內航空運輸需求大於國際市場,國內航線旅客運量增長快於國際航線旅客運量增長;國際航線和港澳航線旅客運量仍處於恢復期或有小幅增長;國際航線貨運增長仍將高於國內航線。

  2004年我國航空運輸發展速度將明顯高於世界民航平均增長,也將高於國內其他運輸方式增長。國家有關部門預測,2004年全社會旅客運輸量增長1.4%,其中民航增長18.5%,鐵路增長7.8%,公路增長0.8%和水運增長5%;全社會貨物運輸量增長3.3%,其中民航增長14.2%,鐵路增長4.1%,公路增長2.7%和水運增長7.2%。

  2004年我國各種交通運輸方式週轉量預測增長情況

  

  類  別

  項  目

  預計完成

  比上年增長%

  旅客週轉量

  (億人公里)

  合計

  14781

   7.2

  民航

  1438

  13.9

  鐵路

  5265

  10.0

  公路

  8008

   4.3

  水運

  70

   9.4

  貨物週轉量

  (億噸公里)

  合計

  60170

   5.3

  民航

  64

  10.3

  鐵路

  17616

   3.1

  公路

  7330

   4.6

  水運

  34410

   6.6

  (三)促進航空運輸發展的政策措施

  2004年民航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進一步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在大力強化安全監管的同時,逐步放寬經濟性管理政策,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促進航空運輸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更好地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1.確保航空運輸安全。認真貫徹國家《安全生産法》,進一步落實“嚴在組織領導、嚴在規章標準、嚴在監督檢查、嚴在教育培訓、嚴在系統完善”的“五嚴”要求,提高民航安全水準。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生産責任制。今年將進一步提高安全運作標準,並提倡企業採用高於政府安全規章要求的標準。推進安全監管方式和手段的創新,增加安全管理科技含量。充分發揮各地航空安全監督管理辦公室、安全監察員和空中警察的作用。從客貨安全檢查、機場隔離區管理等方面,進一步加強空防安全工作。根據市場需求旺盛、運輸任務繁重和機場屬地化等情況,抓好運作上的安全管理,確保安全生産。 

  2.逐步放寬民航經濟性管理政策。今年起將放寬市場準入,允許投資者根據市場準入條件設立新的企業或參股現有企業。對國內航線經營許可制度及與之相關的各項管理,按有序放開的方向予以調整。實行運價幅度管理政策,建立和完善反映市場供求變化、企業自主有限浮動的客貨運輸價格形成機制。通過試點和立法調整大型機場起降時刻的管理辦法,建立航班時刻公平分配與有效使用機制。採取若干政策,促進貨運發展。繼續依法規範企業經營行為,制止各種違規經營活動,維護市場秩序。

  3.加強和改善行業宏觀調控。搞好航空運輸發展的預測和監控,及時發現和解決運輸生産快速增長中的新矛盾和新問題。已確定增加的運力已經能夠滿足客觀需要,航班客座率明顯處於較低水準,除適情增加少量貨機、支線飛機外,原則上不再審批臨時新增客運飛機。進一步研究制定促進西部地區和東北老工業基地航空運輸和支線航空的政策措施。加強行業統計工作,整合民航經濟統計資訊,發揮統計資訊的引導和監控作用。

  4.重視抓好旺季和熱線航空運輸。據統計,近年旺季月份日均旅客運輸量為淡季的1.6倍。要充分認識航空運輸的季節和地域差異,因時、因地制宜地搞好運輸生産組織工作。特別是春運和暑期兩季和春節、“五一”、“十一”三個黃金週期間,要統籌各項工作,科學安排運力,提前做好準備,確保航空安全和航班正常,提高運輸服務品質。重點研究解決北京、昆明、大連等機場及東部沿海地區空域和航班時刻緊張問題,保持運輸生産增長,努力滿足市場需求。

  5.大力搞好民航基礎設施建設。按照“保安全、保續建、保應急項目”和“向空管傾斜、向安全傾斜、向西部傾斜”的原則,重點建設樞紐機場、西部及東北老工業基地機場、空管設施和安防設施。全面完成廣州新白雲機場建設,在第三季度投入運作;開工建設北京首都機場擴建工程;規劃實施上海浦東機場二期工程;抓緊長春機場新建和重慶、拉薩等幹線機場在建工程。加快三大區域管制中心、航路二期項目等空管設施建設。保證航空公司飛行安全設施和設備的資金投入。實施新的民航專項資金徵管辦法,保證對民航基礎設施的穩定投入和持續建設。

  6.繼續推進民航改革和開放。今年將全部完成民航機場屬地化改革、機場公安體制改革和籌建航空安全監督管理辦公室的工作,進一步明確總局空管局與地區管理局的職責,完善空管體制。積極促進、鼓勵和支援民航企業多種形式的産權制度改革,以及管理模式的創新。引導國有投資主體和非國有投資主體投資公共航空運輸、通用航空、民用機場和其他民用航空相關項目。按照“積極、漸進、有序”的原則,分階段實施航空運輸市場和服務保障市場的開放。通過海南、廈門等地航權開放試點取得經驗,繼續發展航空運輸雙邊關係。支援我國航空公司採取多種方式更多地開闢區域和國際航空運輸業務。建立國際航線進入和退出的評審機制,改進國際航線經營權的管理。按照外商投資民航業的政策,鼓勵民航企業以多種方式利用外資,引進資金、技術和管理。

  7.做好消費者權益保障工作。進一步建立健全消費者事務工作的規章制度,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規。在航空運輸企業中,促進全面推行“顧客服務承諾制”,提高服務品質。採取有效措施,繼續狠抓航班正常工作。切實做好消費者投訴受理和處理工作。建立健全資訊統計和發佈制度,定期向社會發佈航空公司航班正常率、旅客投訴率和貨物行李運輸差錯率、安全事故徵候率等統計資訊。

  •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西大街155號(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