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題分類:政策解讀
  • 名稱:
  • 解讀 |《機場無人駕駛設備應用路線圖(2021-2025年)》
解讀 |《機場無人駕駛設備應用路線圖(2021-2025年)》

  為推進智慧民航和四型機場建設,充分利用智慧、智慧技術支撐機場安全、高效運作,民航局近日發佈了《機場無人駕駛設備應用路線圖(2021-2025年)》(以下簡稱《路線圖》)。《路線圖》的出臺背景是什麼?機場無人駕駛設備應用對民用機場的發展有哪些促進作用?《路線圖》的編寫過程和編寫思路是怎樣的?它所提出的發展目標又將如何分階段實現?針對這些問題,本報記者專訪了《路線圖》起草組負責人。

  記者:請為我們介紹一下《路線圖》的發佈背景。

  答:近年來,新一代資訊技術正加速引發系統性、革命性、群體性的技術突破和産業變革,無人駕駛技術是當前時期的標誌性産物,已經在城市交通、智慧製造、物流港口、社會保障等眾多領域得到了局部運用。目前,無人駕駛技術也已陸續在民用機場開展論證與應用嘗試,並吸引了許多跨行業、跨領域的企業參與其中。大興機場、南京機場正在開展無人巡回巴士、巡邏車和登機橋等設備的測試;長沙機場、廈門機場正在探索少人化航空物流;我國自主研發的自動靠接的飛機登機橋已經在阿姆斯特丹機場實現應用;香港國際機場採用行李牽引車,並在局部區域取得了全程無人駕駛、無間歇運作、高可靠性成果,在國際民航會議上得到廣泛關注。這些探索充分説明,無人駕駛設備在民用機場領域擁有極高的應用熱情,在提升運作效率和安全水準等方面具有巨大潛力和價值,對民用機場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但是,無人駕駛設備在民用機場推廣應用也面臨許多挑戰,如設備檢驗驗證、設備模擬驗證、機場安全和運作管理等,這些都是其發展過程中需要突破和解決的壁壘。因此,綜合考慮以上情況,為堅持貫徹民航智慧發展為主線,推進四型機場建設,全力推動無人駕駛技術安全、健康、有序進入民用機場領域,民航局機場司組織編寫發佈了《機場無人駕駛設備應用路線圖(2021-2025年)》。

  記者:那麼,從目前的相關實踐與未來發展趨勢來看,無人駕駛設備應用對於民用機場的發展具體有哪些促進作用?

  答:在民用機場,無人駕駛設備應用具有較大發展需求和明顯優勢。

  一是為平安機場建設提供重要保障。長期以來,民用機場在防範機坪刮碰和跑道侵入等不安全事件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仍缺乏行之有效的預防和管理手段,應有無人駕駛設備正是預防人因失誤、違規作業,解決這類不安全事件的有效手段。

  二是為智慧機場運作保障提供智慧解決方案。航班起降架次的不斷增加導致機場保障壓力大幅提升,如果繼續採用傳統的管理思路和手段,運作效率不高和出行不暢等問題都將難以有效解決。而無人駕駛設備所具有的複雜環境感知、智慧判斷、協同控制等功能,是實現機場自動化和智慧化轉型的典型應用。

  三是為綠色機場和人文機場的建設提供重要支撐和驅動力。在機場應用無人駕駛設備既是減少地面保障資源,優化資源消耗的有力實踐,也是改善機坪人員作業環境,提高旅客出行體驗和增強員工幸福感的新落腳點。

  此外,機場的運作環境賦予了無人駕駛設備一定發展優勢。機場運作具有區域化、規則化的特徵,其內部對不同設備、人員等的活動區域進行了明確的劃分,各區域的道路均有清晰的運作規則和嚴格的監管約束,這些都為機場區域內的無人駕駛設備活動提供了更加良好的應用條件。

  記者:作為一份民航發展的指導性文件,《路線圖》的編寫過程和編寫思路是怎樣的?

  答:2020年10月,民航局機場司組織對國內外無人駕駛領域開展研究並組建了課題組。課題組包括國內智慧網聯汽車首席科學家——清華大學李克強教授團隊、國家級新能源汽車運作國家監測與管理中心——北京理工大學孫逢春院士團隊、中國智慧交通協會專家組成員單位——東南大學王慶教授團隊、航空器地面服務設備檢驗機構——國家工程機械品質監督檢驗中心,並聯合了華為、百度等科技公司,航空器地面服務設備等製造企業,機場單位等十余家單位。

  編制過程中,課題組及相關單位前往三省四地,開展了涵蓋智慧汽車、智慧製造、智慧城市、智慧物流等各領域的無人駕駛技術應用實地走訪,對相關領域的政策、法規、標準、驗證場地和製造現場開展調研,摸排了5G及衛星通信等不同領域的新技術發展進程,組織開展了專家論證會,並向全行業徵求意見,廣泛聽取了民航各地區管理局、機場、設計院、航空公司及設備製造商等全行業有關單位、專家,以及民航局機關相關司局的意見和建議,累計收到各方意見、建議155條,先後修改完善10余版。

  《路線圖》專注于機場無人駕駛設備的應用,不對技術研發和管理模式本身作深入探討和界定,明確了機場無人駕駛設備的自動化程度,明確了涵蓋設備檢驗測試、模擬驗證、示範應用、運作管控、監督管理、評估評價等完整的應用全週期發展路徑,對機場無人駕駛設備的各階段應用探索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對遠期全面推廣發展具有強大的引領作用。

  記者:《路線圖》將機場無人駕駛設備應用分為“到2022年”“到2025年”與“遠期”等不同發展階段,並分別提出了各階段的主要任務,這些工作任務是圍繞哪些方面開展的?

  答:《路線圖》在“到2022年”“到2025年”等不同階段分別提出了9條具體工作任務,這些工作任務可以按照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劃分。

  一是圍繞應用落地,搭建全生命週期標準體系。《路線圖》提出,要堅持以民航安全為底線,將機場無人駕駛設備納入民用機場專用設備目錄進行管理,按專用設備要求,建立貫穿研發、製造、檢驗、驗證和試點應用全流程的標準體系。

  二是有序開展檢驗驗證,建立全場景檢驗驗證能力。機場無人駕駛設備作為前沿産品,需要接受對設備自身功能性、安全性、可靠性等的全面測試、試驗和模擬驗證。《路線圖》提出,要逐步構建機場無人駕駛設備全科目完整有效的檢驗體系和能力,實現具備運作特徵、環境特徵的全場景檢驗驗證條件。

  三是明確分階段推廣模式,打造示範引領效應。機場無人駕駛設備的運作規則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積累,《路線圖》提出,對其分階段開展應用推廣,先按照不同地區、不同風險等級,選擇一至兩個試點機場,開展試點驗證;再針對一些具有示範作用和輻射效應的機場,探索打造智慧化的機場運作模式和系統,逐步實現“雲-場-車”一體化運作。

  四是堅持開放共用,關注技術積累的連續性,長期持續推動行業健康發展。民航是一個技術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行業。《路線圖》提出,通過建立融合創新平臺,吸引各領域有技術、有意願的人才和單位共同參與研究探索,探索並輸出具有中國民航特色、符合設備運作的智慧機場規劃和設計方案,為推動我國機場無人駕駛設備應用方案進入國際領域提供基礎。


附件:

相關連結:
  •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西大街155號(100710)